AYX·爱游戏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真我

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别比赛中,一位身形矫健、眼神专注的少年引起了全场关注,他就是AYX·爱游戏来自江苏的姜鑫瑞——手持花剑,步伐灵动,在剑道上划出一道道银色的弧线,经过激烈角逐,这位年仅11岁的小将最终摘得银牌,然而比奖牌更闪耀的,是他在赛后采访时展现的成长感悟:“每次比赛都让我更加自信,站在场上那一刻,我明白——只能靠自己。”

剑道上的孤独修行

“预备,开始!”裁判口令响起,姜鑫瑞迅速戴好面罩,透过金属网眼,他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,弓步、冲刺、格挡、还击——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,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,他连续化解对手三次猛攻,最终以一记漂亮的还击得分锁定胜局。

“当护面罩戴上的瞬间,整个世界都安静了。”姜鑫瑞擦拭着额角的汗珠说道,“我能听见自己的呼吸,感受到心跳的节奏,裁判、观众、教练都消失了,眼前只有对手和这条14米长的剑道。”这种独特的赛场体验,让他早早体会到何为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。

他的教练李晓冬透露,姜鑫瑞刚开始训练时,每次失利都会下意识地看向观众席寻求安慰。“经过两年系统训练,他学会了在比赛中自我调整,现在即使出现失误,他也能在下一剑中迅速找回状态,这种成长比任何奖牌都珍贵。”

从羞涩男孩到自信剑客
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一场校园体验活动,当时9岁的他被教练发现具备出色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,然而这个在陌生人面前说话都会脸红的孩子,最初对对抗性项目充满畏惧。

“第一次持剑时,我的手一直在抖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“但当我第一次成功击中有效部位,听到裁判宣布‘得分’时,那种成就感让我忘记了紧张。”

随着训练深入,击剑这项被称为“物理象棋”的运动悄然改变着他,母亲王女士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感慨:“以前他拍照总是躲在人后,现在会主动站在中间,腰板挺得笔直,击剑赋予他的不仅是健壮的体魄,更是由内而外的自信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真我

这种转变在学业上也得到体现,班主任刘老师注意到,姜鑫瑞在课堂上的发言变得更加积极主动,“以前遇到难题容易放弃,现在会尝试多种解法,这种韧劲很大程度来源于击剑训练中的磨砺。”

独自面对的压力与成长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砺真我

击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选手在比赛中必须独立应对各种情况,根据规则,比赛进行期间教练不能现场指导,队员也不能接受场外提示,这种“孤独感”正是击剑运动的独特魅力,也是培养选手心理素质的关键。

“有时候明明领先,却被对手连续追分,那种压力真的很大。”姜鑫瑞描述比赛中的心理波动,“但我知道,这时候慌乱只会让情况更糟,我会深呼吸,回想训练中的要领,告诉自己‘你能行’。”

体育心理学专家张教授分析:“击剑运动要求选手在高压环境下快速决策,这种锻炼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极为有益,像姜鑫瑞这样在比赛中学会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,这种能力将受益终身。”

汗水铸就的剑锋

荣耀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,每周六次,每次三小时——这是姜鑫瑞雷打不动的训练计划,基本功练习枯燥而艰苦,一个简单的弓步动作就要重复上百次,他的训练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技术要点和比赛反思,扉页上用稚嫩的笔迹写着:“每天进步一点点。”

“有时候练到手臂抬不起来,真的很想放弃。”姜鑫瑞坦言,“但想到比赛时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,又会咬牙坚持下来。”

今年暑期集训期间,他在完成常规训练后,还主动加练体能,教练发现后,既心疼又欣慰:“这种自律性在同龄人中十分罕见,他真正理解了‘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’的含义。”

未来可期

随着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,姜鑫瑞开始收到各级集训队的邀请,但他和家人都保持着清醒的认知:“现阶段还是以学业为基础,击剑是爱好也是锻炼,未来的路还长。”

接下来的省运会将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,面对更强对手的挑战,姜鑫瑞充满期待:“我想和更多高手过招,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,不管结果如何,全力以赴就是对比赛最大的尊重。”

他的故事正在感染身边更多人,同俱乐部的几名小学员视他为榜样,训练格外认真,其中一位孩子的家长表示:“看到姜鑫瑞在剑道上的风采,我的孩子也爱上了这项运动,更重要的是,他学会了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。”

击剑馆的墙壁上挂着一句格言:“剑道之上,你最强大的对手是自己。”姜鑫瑞用他的经历诠释着这句话的深意——当这个曾经羞涩的男孩独自站在剑道上,他找到的不仅是比赛的胜负,更是成长的答案,每一次出击都是与自己的对话,每一份成绩都是内心强大的见证,在这条14米的剑道上,他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,也向更多同龄人展示:真正的强大,源于内心的自信与坚持。

发表评论